【征地拆迁】再美的情话抵不过圈中写拆!深度剖析中国拆迁的真相!
天涯论坛上曾经有个很著名的口号:找不到富二代、官二代,那么就嫁“拆二代”。
拆二代,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词,放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不会有人因为自己房子被拆了而高兴万分,可在天朝,相亲时再美的情话也许都敌不过一个圈圈加个拆。
深圳白石洲村民的平均物业面积在五六百平米。即便按照最不划算的货币补偿方案2.8万/平来算,也至少要诞生1878个拥有1500万现金的千万富翁。
而深圳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7543元,1500万相当于一个普通深圳人260年的收入。也就是说只要一个拆,你就可以远远把普通百姓甩在一个难以企及的水平。
和白石洲一样,对中国很多城乡结合部的村民来说,拆迁简直就是一场新时代的“造富运动”。
或许很多人都和我有一样的疑问,国家到底有没有必要花这么大的代价来拆迁城市又到底有没有必要,把最后一片廉价的租户栖身地——城中村,通通拆掉
这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城市面貌有那么重要吗?
城中村非常影响市容,因为它没有“现代城市气息”。
一座座低矮的村房,与旁边反射着阳光的玻璃幕墙超高层,往往显得格格不入。
广州珠江新城背后的城中村落
可是,如果再看一看高楼没那么多的东京,矮房子好像也并不是什么“不现代”的东西。
铺满东京的“一户建”
的确,遍地的高楼大厦让整座城市显得非常摩登,但超高层的建筑只不过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一种产品,而非一座城市经济水平的代表。
伦敦除了金融岛附近的高楼比较多,其余地方都是早年欧式的矮层建筑,可人家依旧是全球GDP第四位的城市(仅次于东京、纽约和洛杉矶)。
试想,如果把城中村以改造的方式重新装修和规划,其完成后的城市面貌,也并不一定会差到哪去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不停的大拆大建呢
最后的栖息地
日本NHK有部讲述中国拆迁的纪录片,名为《漂泊无归的一亿人:中国城市大改造的影响》。
片中记录了郑州枣庄和关虎两个城中村的拆迁过程,以及被拆迁影响的人们的故事。这些漂泊无归的人并不是被拆了房子的村民,而是租住在城中村的大量打工者。
在中国,有超过2.8亿的进城务工人口,他们通常从事着收入不那么高的普通工作,包括建筑工、清洁工、钟点工、厨师或服务员等等,但正是这些工种,为城市发展贡献了功不可没的力量。
租金低廉的城中村成为了他们首选的栖息地。容纳了15万深漂的白石洲,一个单间的租金在800-1500,而隔一条沙河的大冲新城花园单间公寓,租金是6000。
可是,一纸拆迁文书,便足够让这些人无家可归。
限于经济原因和时间原因,很多短时间没找到房子的务工者,就只能选择露宿街头。曾经的郑州,就出现过高架桥下出现大量露天睡觉人群的景象。
拆迁不仅赶走了住宿的租客,一些在城中村做着生意的外来商人,也只能被迫离开。
城中村的店面租金一般比外面便宜一半,且人流也比较充足。很适合做薄利多销的一些小生意,居于此地的租客们,也十分需要这种店铺。
然而,快速城镇化的进程终究还是让这些小商小贩挥手告别,你很难定义对于底层人民的商业活力而言,这种做法究竟利弊几何。
还是在郑州,快速的拆迁也引发过一些社会矛盾,甚至有人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不仅如此,拆迁带来的利益纠纷,也是一个曾经出现的问题。
一个“拆”字的背后,是上层人民的利益纠葛,也是底层人民的流离失所,这场如此迅速的城市化浪潮,带来了太多太多的问题。
拆,还是得拆!
早在1940年,同济大学就曾出版一本《大上海都是计划》,预测上海会在50年内人口达到1500万。
当时全中国的人口只有4亿,北平(北京)的人口只有150万,大家都很难想象千万人口的巨大都市是什么概念。
然而,2010年的上海已经有了2300万人,当时的预言也被时间所验证,人口不可阻挡的城镇化趋势再一次出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也是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高楼大厦的真正意义,不是什么现代化气息,而是让大都市有能力装下更多的人口。
正如陆铭所说,人口承载力,就是城市生命力。
而提高承载力的唯一办法,只能是拆迁。
据华润展厅资料描述,大冲村原面积68万平方米,改造后总建筑面积却可以达到283万平方米。
拆除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城中村,可以让更多的人口聚集起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以达到规模经济。
不仅仅是这些,拆迁背后的经济学意义,很多细节是被普通人所忽视的。
1.“城中村”的存在严重妨碍了城市交通网络的优化。
无论是高架、快速路、地铁或是小路,都无法穿过城中村完成,使得城市规划难以进行。
纽约曼哈顿仅5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天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口在岛上活动,然而它依然可以保持一个顺畅的交通系统,因为其毛细血管一般小而多的马路大大提高了交通网的效率,中国只有拆掉城中村,才能有更完善的交通体系。
2.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使城市管理效率低下。
城市村落依然实行的是不受城市约束的村建设制管理,使得城中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长期处于混乱状态,规划死角和卫生死角,成了城中村的代名词。
3.城中村的安全隐患也不可忽视。
且不说私搭乱建的十几层危房有多危险,那些狭窄的道路连救火车和120都开不进去,若发生了火灾根本难以处理。2003年冼村的悲剧,就是这么产生的。
4.房地产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依旧要继续。
尽管现在的房价已经进入横盘时代,但房产投资还是在慢慢增长。2019的1-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8008亿元,依然同比增长10.5%,住宅方面更是同比增加了14.9%。
也就是说,我们虽然在逐渐破除经济上对房地产的依赖,但地产业仍旧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只是不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而已。
其实,我们看到了拆迁的种种弊端,包括“拆二代”们继续拉大贫富差距,包括利益集团的腐败纠葛,也包括城市低端劳动力暂时流离失所。
但这些都将是短暂的痛苦,从长远来看,拆迁是对整个中国乃至全人类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经济就是国力,在祖国经济向前推进的大时代下。一切伤痕、付出、艰辛、孤苦,都将变得不值得一提,国家的强大才是最硬的道理。
本文转自“网络综合平台”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