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08年12月4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成立,主要开展地票和实物两类交易。挂牌仪式当天的首场交易会上,共拍卖地票2宗,成交面积1100亩,成交金额8980万元,成交均价8.16万元/亩;现场签订1宗898亩耕地承包经营权和1宗3000亩林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协议。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自成立来共举行地票交易会16场,交易地票121宗25720亩,实现成交金额29.77亿元,成交均价11.57万元/亩,成交最高单价20万元/亩。截至目前,已有26宗地票5484亩获征(转)用批复。

经过20多个月的历练,作为地票交易和实物交易的平台,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为户籍改革中农村居民转户进城退出的农村土地开辟了价值实现的新渠道。

历史会记得2010年重庆的这个夏天。

在中国最年轻、面积最大的直辖市,一项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启动,将为千万重庆农村人口带来不一样的命运。“只要符合相关条件自愿提出申请,重庆农村居民即可转为城镇居民,可以享受城镇的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五项政策。”这一信息的发布,对“大城市、大农村”的重庆而言,无异于酷暑中的最佳降温品,阵阵清凉瞬间传递到了巴渝大地的沟壑阡陌。

户籍隔阂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大障碍,如何保证进城农民利益不受损,一直是关注的焦点。重庆明确提出,穿上城市的“五件衣服”,原来农村的“三件衣服”——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中,承包地、宅基地及农房可自愿、有偿退出,林权在承包期内可一直保留。

重庆的决策,是要让农民有尊严地进城。实行城乡统筹的户籍制度改革,除了决策者的决心与勇气外,最重要的就是资金支撑。而搭建这一重要平台的,就是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

“作为地票交易和实物交易的平台,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为户籍改革中农村居民转户进城退出的农村土地开辟了价值实现的新渠道。这是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承担的新的历史使命。”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总裁董建国告诉记者。

从破冰到户改,平台意义深远

2008年12月4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在众多的关注目光中成立,主要开展地票和实物两类交易,交易品种有耕地林地等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未利用地使用权、承包经营权折资入股后的股权或收益分配权、地票五种。

就在挂牌成立仪式当天,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举行了首场交易会,全国首宗地票由重庆玉豪龙实业有限公司竞得,地票面积为300亩。现场共拍卖地票2宗,成交面积1100亩,成交金额8980万元,成交均价8.16万元/亩;现场签订1宗898亩耕地承包经营权和1宗3000亩林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协议。

其中,作为主要业务之一的地票交易,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中之重。对于地票这一新生事物,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给出的定义是,指对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等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后可用于建设的用地指标。重庆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的区域内,凭地票将农用地按规定程序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具有与国家下达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相同的功能。

与地票受瞩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重庆的农村普遍存在的土地闲置问题。因为重庆市地缘辽阔,广大的丘陵山区基本是传统农业经济,机械化耕作程度低,土地产值少,山区大量的劳动力转移成为不争的现实。相当一部分农民都举家外出打工,造成大量的土地撂荒、闲置,这正是地票诞生的重要原因。

如何通过市场化流转,盘活农村存量土地,通过城乡统筹为城市发展寻求更大突破,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执行总裁黄茂军告诉记者,为坚持稳妥有序推进,地票交易一直坚持对三个方向的严格把握:第一,突出耕地保护。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专项规划,确定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的规模和布局;并在复垦前充分论证、开展可行性研究。严格按照规程复垦整理,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农业部门对复垦产生的耕地数量和质量严格验收合格并按等级折算后方可交易。第二,切实保护“三农”利益。一是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其他建设用地的复垦,必须权属清晰、农民自愿且拥有稳定住所、生活来源并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书面同意;二是地票成交价款全部用于“三农”;三是宅基地复垦后形成的耕地,农村集体所有权性质不变,交由农民耕种。第三,合理控制年度地票交易规模。据介绍,自成立以来,重庆地票年度交易规模一直控制在国家下达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10%左右。